【泉州苗木】
“乍看仙人球,圆乎乎的满身是剌,不甚起眼,但是泉州林业局让它成为发财球,造福广大农民!”12月19日,泉州市百福花卉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对笔者说,在泉州市林业局的指导下,泉州市百福花卉研究所总结出一套黄刺金琥本土化栽培关键技术,采用本土化简易塑料小拱棚设施生产黄刺金琥,产品比市场销售的产品提高一个档次,成本降低20%。据悉,这套能让人发家致富的林业技术近已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获得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据泉州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廖道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林业局强化林业科技创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他说,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肩负着优化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林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明显的地域性,林业建设点多、面广、线长,林业科学研究周期长、见效慢。为加快推动全市林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研究平台建设,激活全市林业科研动力,提高林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泉州市林业局从2013年开始,在局机关开展“一项目一调研”活动,即机关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开展一项林业科研项目,处级领导和内设科室人员每人每年开展一个课题调研,取得良好成效。
泉州市百福花卉研究所近年来将金琥作为主打产品,树立“百福”品牌,强化?a href='/miaomu/shi.html'>柿抗芾恚细癜凑展冶曜己托幸导际豕娣督猩ⅲ哟蠡ɑ苄缕分帧⑿录际醯囊⒘χ龋群笠扇饲蚱分?0多个,并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体要求,在泉州市林业局的指导下,采取自建基地、“企业+基地+农户”、订单收购等多种经营模式。一方面,采用承包领办形式,建设花卉生产、示范带动基地,将先进的种植新技术、管理模式和优良品种引入基地生产,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该所组织技术指导、管理协助、资金支持等全方位服务,采用合同制的“订单农业”模式,在泉州市建立2000多亩稳定的常年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在这些模式引导下,该所与农户建立利益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了一定的利润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实现了企业与合作农户的共赢,带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1000多户,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如今,百福花卉技术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集种植、销售、工程绿化为一体的民营花卉研究所,是我省大的多肉植物(省六大特色花卉之一)种植销售基地之一。研究所基地面积300亩,3个花卉销售门市部,建有90亩金琥基地、温室大棚1万平方米、简易小拱棚35万平方米,育有35万粒的金琥、绿化苗木25万株,年可出圃10万多粒金琥商品球、15万株绿化苗木,产品销往上海、天津、山东和沈阳等省、市,并在当地设有代理商或经销商,出口远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在强化林业科技创新工作中,泉州市林业局十分重视“一项目一调研”活动的开展,强调应以提高科研创新水平为主线,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鼓励林业科技人员投身科技主战场。同时,制定《泉州市林业局关于组织开展“一项目一文章”活动方案》,要求每位在岗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林业科技试验研究和调研,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鼓励参与活动的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的林业科技计划项目,还由市林业局科技中心组织专家对科研论文和业务类调研报告进行考评,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据泉州市林业局科技中心主任陈金章介绍,活动中开展的科研项目36个,调研课题54个,形成的调研材料40多份;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70多篇;此外,有10多个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省科委、省林业厅、市科技局的验收或评审,6个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林业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了泉州市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泉州市森林公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对笔者说。据介绍,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对公园绿化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闽南沿海地区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大多是在用材林或防护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树种单一,林相较为单调,美景度较低。为此,泉州森林公园管理处积极参与“一项目一调研”活动,开展多个项目,引进了黄金香柳、红芽石楠、山杜英等多种彩叶树种,建立彩叶树种示范林100多亩。改善了森林公园林木树种结构,提升了公园森林景观整体水平。
在“一项目一调研”活动中,泉州市林业局还对“民生林业”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重占生态区位森林生态景观提升,乡村风景林、“三计划五工程”(即:森林近自然经营、低效低产林分改造、珍贵树种进城入村三项计划;“四绿”示范工程、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沿海防护林提升(含红树林种植)工程、退耕退茶还林(苗)工程、生物防火林带工程五大工程)等一大批切合基层实际的林业项目,拉近了与林农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在此过程中,林业科研项目的实施,加强了科研机构、林业院校的协作,整合了市、县、林场三级的资源,初步建立了务实、灵活、高效的科研协作模式,提升了产、学、研、用的水平。同时,还探索和引进了林业科学经营理念,开展了“近自然经营”“林苗一体化”等试点,建立机关科站与国有林场协同协作的“场站合作”模式。
泉州市林业局在林业科技创新工作中,通过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带动芳香产业发展,促进当地林农脱贫致富,更在我省各地传为美谈。据介绍,纯种芳樟良种为我省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樟组香料植物生物技术育苗研究,该项目通过优选含芳樟醇高达98.17%的纯种芳樟,采用无性系组培技术,研究出高繁殖系数和根系发达的芳樟品种。“芳香樟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海山果林场场长林鹏美如是说。据悉,芳樟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功能,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泉州市林业局先后在永春县、南安市、德化县、洛江区等地建立纯种芳樟推广示范基地5000多亩,增加农民的收入。
“这是一棵富民树”,海山果林场场长林鹏美介绍说,芳樟树种植后第三年起,每年8—10月份采割离地面20cm以上的所有枝、叶,每亩平均可采割鲜枝叶1吨,每吨枝叶可蒸得芳樟油10公斤,干燥主枝可制芳樟木粉0.23吨。芳樟树在成长的10多年时间里都可以收成,预计每亩年产值可达2500元以上,纯利润约800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带动30多户当地农户参与种植,目前已有60多户农户近200人参加,农民人均每年增收约3万元。